该段内容讲述了在申请伤残鉴定前,需要先进行工伤认定。而工伤认定需要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以及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因此,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以及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应该先进行工伤认定,然后才能申请伤残鉴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提交的材料有: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 伤 认 定 和 伤 残 鉴 定 有 什 么 关 系 ?
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是工伤处理中两个相互关联的环节。工伤认定是指在劳动者遭受工伤后,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确认劳动者受到的伤害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因工伤而丧失劳动能力的行政行为。而伤残鉴定则是指在工伤认定后,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或者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劳动者受伤程度进行等级评定,以确定其伤残程度,并据此确定其享受的工伤待遇。
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一方面,工伤认定是伤残鉴定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经过工伤认定的确认,劳动者才能够被认定为工伤,并进而享受工伤待遇。另一方面,伤残鉴定是对工伤认定结果的进一步确认。工伤认定主要是对劳动者受伤程度的认定,而伤残鉴定则是对劳动者伤残程度的等级评定,其结果直接影响到工伤待遇的享受。
然而,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工伤认定主要是行政机关对劳动者受伤程度的认定,其程序相对简单,主要依据劳动者的陈述和提供的相关证据进行。而伤残鉴定则需要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或者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评定,其程序相对复杂,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医学检查和专业评估。
综上所述,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是工伤处理中两个相互关联的环节。工伤认定是伤残鉴定的前提和基础,而伤残鉴定是对工伤认定结果的进一步确认。在工伤认定后,劳动者需要经过伤残鉴定才能确定其伤残程度,并据此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
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是工伤处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工伤认定是行政机关对劳动者受伤程度的认定,而伤残鉴定是对劳动者伤残程度的等级评定。工伤认定是伤残鉴定的前提和基础,而伤残鉴定则是对工伤认定结果的进一步确认。在工伤认定后,劳动者需要经过伤残鉴定才能确定其伤残程度,并据此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因此,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劳动者应当先进行工伤认定,然后才能申请伤残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