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规定,工伤后转岗后待遇不会发生改变。如因工伤导致劳动能力变化,用人单位可调整岗位。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工伤后转岗,待遇是否会有所改变呢?答案是,转岗后的待遇不会发生变化。一到六级伤残,如果因为工伤导致劳动能力变化,无法适应原岗位工作,用人单位可以根据你的身体情况调整岗位。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转岗后待遇调整吗?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转岗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范畴。因此,转岗后待遇的调整需要依据具体的合同条款来确定。在一般情况下,转岗后的待遇应与转岗前相当,除非合同中明确规定了转岗后的待遇要高于转岗前。
另外,《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了工资的调整。根据该条规定,若职工的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则按职工平均工资的 300%调整;若职工的工资低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 60%,则按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 60%调整。
因此,转岗后的待遇调整需要根据合同条款和当地政策来确定。在维权时,职工可以依法主张自己的权益。
工伤后转岗,待遇不会发生变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转岗后的待遇调整需要依据具体的合同条款和当地政策来确定。如果职工的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则按职工平均工资的 300%调整;如果职工的工资低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 60%,则按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 60%调整。因此,转岗后的待遇调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并且在维权时,职工可以依法主张自己的权益。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