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标准化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建议
时间:2023-06-07 10:55:38 306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实施农业标准化,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现阶段推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农业增效,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过程中,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农民的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够强烈。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下,受长期以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方法的影响,农业的市场经济意识缺乏,部分社员对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作用等概念模糊,认识和理解不透,主动积极的参与意识和观念不强。

2.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广经费缺乏。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由于合作社的农业生产经营仍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制约,经济实力较差,难以长期维持标准化生产的经费支出,这也不利于标准化生产的开展。

3.优质耕地逐年减少,大大增加了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难度。受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近几年来,本地优质耕地陆续被征用,面积逐年减少,而新开发的土地短期内又不能适应种植优质、高效、特色的农产品,所以土地的产出效益相对而言是呈下降趋势的。据了解,各合作社优质耕地与非优质耕地相比,同类农产品的亩收入相差300元以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

二、对策与建议。

1.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前提。农民自愿联合在一起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自身的合作,联合的力量,为自己创造服务的条件,以得到单家独户而无法得到的利益。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首先必须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大力扶持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规范化建设,壮大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能力,通过合作社实行统一的农资供应、生产操作规程、技术标准、培训、品种、种植面积等。以合作社为载体,解决农民单家独户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而逐步全面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2.标准化生产与农技培训相结合。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低下,对标准化生产的认识和目的缺乏了解,应加强培训,通过培训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转变其思想观念,增强农民的标准化生产意识,从而彻底地改变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和方法,使农民切实掌握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和市场经济的理念,从而有效地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

3.标准化生产与农产品的品牌化经营市场化营销相结合。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目的就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合作社在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价格,增强市场竞争力,就必须与农产品的品牌经营实行有效的结合,通过品牌来提升价格,通过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所以标准化生产是基础,品牌化经营是手段,两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缺一不可。如果单一实施标准化生产,不实行品牌化经营,那么,标准化生产即使搞得很好,也根本不可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所以农产品的品牌化经营和市场化营销是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前提和唯一选择。

4。加大扶持力度,促使农业标准化生产工作全面有效地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资金投入较大,光靠合作社自身的力量很难长期维持下去,除合作社的自身努力充分挖掘潜力外,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扶持力度,在省级专项标准化项目资金补助外,地、市级应配套补助部分资金,以提高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效果。

全文1.4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品牌经营 最新知识
针对关于农业标准化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建议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关于农业标准化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建议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