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小产权房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无法办理房屋产权证、无法去银行做贷款、拆迁时无法得到补偿等。此外,小产权房开发建设没有明确的规定加以约束,存在监管缺位,对购房者的利益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购买小产权房需要谨慎对待。
无法办理银行贷款和抵押贷款,因为房产证无法进行银行贷款和抵押贷款,俗称“小产权房”。说白了,从合规性上,它其实是没产权。因为这种房子是没有国家颁发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的,当然,你的购房合同在房管局是不能备案了。所以你就不可能拿到一个合法合规、有效的房产证,这其实就是小产权房最大的问题。
此外,办理产权证,需要五证具备,即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及商品房销预售许可证。因开发商不具备五证,那么小产权房购买者无法到房管部门办理相关房屋产权证,导致小产权房只具备普通商品房的使用性质。
同时,购买小产权房没有房产证,没有备案,就不能去银行做贷款,只能一次交清房款。其实压力也蛮大的。那么你不能去银行做贷款,同理你未来也不能拿这个房子去银行做抵押,再者你买卖的时候可能也有很多的风险和坑。
2、拆迁难补偿,质量没保证
因不是房屋合法所有人,无法对抗国家的征地和拆迁,购房者很难得到补偿。若小产权房屋违反国家政策被强拆,购房人可能面临既无法取得房屋,又不能索回房款的尴尬局面。另外开发商在建设小产权房屋时,为赚钱会偷工减料,加上职能部门监管不力,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在实际使用中很多小产权房出现墙体裂缝、房屋漏水等质量问题,更无法达到防风、抗震、防水、消防的建筑规范和标准。一旦发生房屋质量纠纷,购房者维权难,最终只能自行承担损失。
另外,入住后也存在收取物业费难,物业服务不到位等一系列物业管理纠纷。
3、小产权房交易难
小产权房若向非集体成员的第三人出售,因其没有房产证而无法完成产权过户,小产权房屋购买人完全可以与其他人再次签订房屋买卖协议,达到一房二卖或是多卖的目的,第三人的利益将得不到保证。
如果再说到遗产的继承等等方面,那麻烦真的是太多了。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小产权房的开发建设没有明确的规定加以约束,开发建设的监管存在缺位,对购房者的利益有一定的影响。也就是说,没有产权,没有监管是个灰色地带,那这个房子质量好坏就全看这个开发商的心情和良心了。
购买小产权房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小产权房是指在集体土地上建造的房屋,其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而非个人所有。虽然小产权房价格相对较低,但由于其法律地位不明确,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购买小产权房的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地使用权问题:小产权房的土地使用权是由集体所有,而非国家所有,因此,其土地使用权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购房者在后续的土地使用权变更、土地征收等过程中,无法获得合法的土地使用权,将面临法律风险。
2. 房屋所有权问题:小产权房的房屋所有权归集体所有,而非个人所有。如果购房者在购买小产权房后,想将房屋进行抵押、转让、出租等行为,可能会面临法律风险。
3. 合同风险:小产权房的购房合同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条款,比如合同期限过短、条款过于苛刻等。这些条款可能会导致购房者在后续维权时无法获得法律支持。
4. 建设质量问题:小产权房的建设质量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建筑材料不合格、施工质量低下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购房者在后续使用过程中,面临安全隐患和法律风险。
综上所述,购买小产权房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为了避免法律风险,购房者在购买小产权房时,应当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选择有资质的开发商,并要求开发商在购房合同中注明房屋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同时,在购房过程中,应当尽量选择知名开发商,并要求开发商提供相应的质量保证。
小产权房的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土地使用权问题、房屋所有权问题、合同风险以及建设质量问题等方面。由于小产权房没有国家颁发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购房者无法拿到合法合规、有效的房产证,因此无法办理银行贷款和抵押贷款。购买小产权房需要五证具备,而开发商不具备五证,因此购买者无法到房管部门办理相关房屋产权证。购买小产权房没有房产证,没有备案,就不能去银行做贷款,只能一次交清房款。此外,拆迁难补偿,质量没保证。购买小产权房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全文1.9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