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面对藏族聚居区、地震灾区和全省社会稳定多种矛盾叠加,多重困难聚集的复杂局势,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矛盾的排查化解,把化解社会矛盾纳入一把手工程,实行党政主导,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基础性、源头性、根本性问题。
去年以来,全省共化解社会矛盾90多万件。去年,全省群体性事件同比下降23.5%,今年1—5月,全省群体性事件同比下降40.8%。
信访:减存量控增量
党委、政府这么关心我,解决我的实际困难,再上访就没有道理了。日前,绵阳市平武县水晶镇村民徐兴龙对来访的干部说,他曾持续上访20多年。
1987年3月,徐兴龙父子因旧房买卖与同村人多次发生纠纷,镇政府出面调解,徐兴龙对处理意见不服,提起诉讼。由于不服法院裁决结果,他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上访。去年,四川省有关部门把该案作为重点案件,找准症结,耐心调解,最终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徐兴龙郑重承诺不再反悔,不再上访。
徐兴龙重信重访案的成功化解,仅是四川清理办结的13359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之一。双管齐下,标本兼治。四川省一手抓积案化解,减少信访存量,一手抓源头治理,开展案件评查,强化执法监督,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控制信访增量,2009年,四川涉诉信访案件下降47.3%。
执行难,是涉法涉诉信访的一个焦点。四川省把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的突破口,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打了一场集中清理执行积案的攻坚战,全省有财产可供执行的积案7618件、重点案件10318件全部执结,执结金额88.6亿元。
抓住主要矛盾,打好维稳主动仗。近年来,四川省各级各部门采取挂牌督办、专案攻坚、专项调处的方式,稳控化解牵涉面广、历时多年的涉稳突出问题。2009年底,四川省挂牌督办的多年未能解决的46个涉稳突出问题全部实现了化解稳控目标。
预防: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这个项目没有经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不予审批。今年3月18日,四川省遂宁市国土部门对一项目用地申请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2005年,四川省率先开展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把风险评估作为定政策、作决策、上项目、搞改革的刚性程序和前提条件。此后,各市(州)、县(市、区)和省级有关部门相继建立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四川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日趋完善。
资阳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乡镇畜牧兽医体制改革时引入稳定风险评估,使改革方案在严格把握政策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了职工个人利益;成都市锦江区对百年商贸之地染房街拆迁工程实施稳定风险评估后,仅15天就完成了5年多都没有完成的拆迁任务,无一户强拆,无一户上访截至目前,全省已开展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6882起,预防和化解涉稳突出隐患10555件。
除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外,四川还建立了社情民意调查机制、排查调处机制、大调解工作体系、预测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形成排查、预警、化解一体化、常态化、规范化的社会矛盾化解新机制。
关口前移、主动维稳,四川省创新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脚步没有停息。目前,四川省政府已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列入2010年立法项目,四川省维护社会稳定统计监测考评指标体系正抓紧建立,各项配套改革措施正逐步完善。
调解:服务延伸到家门口
在四川广安市广安区,以个人姓名命名的郭太平调解工作室家喻户晓。在四川省,像郭太平这样活跃在基层的专兼职调解员有56.3万多人,他们既是调解员,说理释法,解开当事人间的法结和心结;又是综治维稳信息员、社会矛盾排查员,深入街巷、院落及时处理群众纠纷,将社会管理和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近年来,四川省全面构建党政主导的大调解工作体系,有力推动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创新发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从部门负责向党政主导转变,从单打独斗向整体联动转变,从被动处置向主动化解转变。目前,一个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大调解组织网络已在四川全面形成,2009年以来,全省社会矛盾调解成功率达80%以上。
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成本低、效果好、群众拥护。德阳市委书记方小方说,以前,百分之六七十的精力都在抓稳定,如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自己腾出了更多精力抓发展。
基层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主战场。四川省将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与加强政法基层基础紧密结合起来,搭建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平台,将乡镇(街道)综治办作为党委、政府的职能部门,配备综治专职副主任4268人,综治专职干部6424人,新建成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6000多个,新招录政法干警3万多名。在此基础上,整合力量,形成了综治维稳工作大平台,实行社会矛盾联调、治安问题联治、社会管理联抓、惠民实事联办,夯实了执政根基。
全文1.9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