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起“调包”案看盗窃与诈骗区别
时间:2023-06-11 02:30:07 342人看过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案例一:自2010年7月至2011年1月,田某多次以买药为由,到某市各大药店趁销售人员不备,采用以假换真手段,将随身携带的假药快速调包换取药店真药。截至案发,田某采用以假换真的手段合计骗取各大药店药品价值达8000余元。

案例二:2011年9月以来,陈某多次以假名在报上刊登征婚信息,并与李某确立恋爱关系,索要财礼1.6万元。当李某将用红布包裹的现金交给陈某时,陈某趁李某不备,将1.6万元换成报纸裹入红布,以两人关系时机未成熟为由将彩礼退给李某,李某回到家中发现上当受骗时,陈某已销声匿迹,李某报案,陈某被抓。

分歧意见:以上两个案例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型犯罪,两行为过程中均采用欺骗与秘密窃取相互交织的手段。对于以上情形应定盗窃罪还是诈骗罪存在争议。

评析:前述案例中对田某应定盗窃罪,对陈某应定诈骗罪。虽然两罪都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财型犯罪,但盗窃罪属于违反被害人意志取得财产的犯罪;而诈骗罪属于基于被害人有瑕疵的意志而取得财产的犯罪。因此,区别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关键在于被害人是否基于错误认识而自愿处分财产。司法实践中据此区分纯粹的盗窃罪与诈骗罪并不困难,但在行为人采用欺骗与秘密窃取相互交织的手段时就会产生争议。笔者认为,在此情况下,判定行为人究竟构成盗窃罪还是诈骗罪,主要应看行为人非法占有财物起关键作用的决定性手段是秘密窃取还是欺骗。

据此,案例一中,田某在实施整个犯罪行为过程中,虽然有一系列瞒天过海的欺骗行为,但这些欺骗行为本身并没有达到让销售人员自愿交出财物的客观结果,销售人员始终都是把田某视为普通顾客,主观意识上是要售卖药品,其将药品交予田某是正常的售卖药品的等价交换行为,其交出药品行为不能视为基于错误认识自愿处分财产。趁人不备调包是田某完成犯罪行为的关键手段,应看做是秘密窃取行为,因此,田某行为应定性为盗窃罪。案例二中,陈某实施骗取被害人财物过程中虽采用了趁人不备的调包手段,但却是被害人以结婚为目的自愿将彩礼交予陈某,陈某取得彩礼之后的调包行为只是其掩盖罪行的手段。也就是说,陈某取得被害人财物的关键手段是其编造系列骗局取得被害人信任,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自愿将彩礼交予陈某,所谓的调包只是陈某犯罪行为完成后转移被害人视线的雕虫小技,因此,陈某行为应定性为诈骗罪。

全文94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彩礼 最新知识
针对从两起“调包”案看盗窃与诈骗区别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从两起“调包”案看盗窃与诈骗区别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