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法院指定监护人的程序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对监护人的确定存在争议,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将指定监护人。第二种是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若有关当事人对指定结果不满意,他们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申请法院指定监护人的程序如下:首先,如果对监护人的确定存在争议,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将指定监护人。若有关当事人对指定结果不满意,他们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其次,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3. 如果对指定监护人结果不满意,怎么办?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如果监护人未能尽到监护职责,导致未成年人受到损害,那么其监护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同时,《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虐待、遗弃或者非法限制未成年人监护。如果监护人违反了上述规定,那么其监护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此外,《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必要措施预防未成年人遭受各种侵害。如果监护人未能尽到上述义务,导致未成年人遭受侵害,那么其监护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综上所述,监护人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如果监护人未能尽到监护职责,导致未成年人受到损害,那么其监护人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同时,监护人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虐待、遗弃或者非法限制未成年人监护。
监护人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如果监护人未能尽到监护职责,导致未成年人受到损害,那么其监护人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同时,监护人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虐待、遗弃或者非法限制未成年人监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