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不一定。
不论是参加公务员考试、职称考试,还是企业面试,劳动者的学历都是用人单位必要的材料。在员工存在学历造假方面的行为时,要判断用人单位是否能合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的话,要先根据该员工提交的学历信息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的相关度,以及劳动者是否有义务向用人单位如实说明,还有是否会影响用人单位与该员工建立合同的决定。
劳动者违背诚信原则,提供虚假学历是否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涉及对于该行为是否符合欺诈的认定。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者负有告知义务的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致使当事人基于错误认识作出意思表示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欺诈。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律师补充:
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的企业在员工入职时提交的如身份证明,学历证明,专业资格证明等与工作相关的证件或材料并不会进行核实,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有虚假情况,这时便要以员工欺诈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发现员工学历造假,根据岗位要求学历又是工作重要考量依据,因此认定员工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但是相似的情况各地法院会根据员工工作时间的长短、岗位胜任能力、实际工作表现和学历等要素,是否是岗位直接考量依据等情况,作出的判罚结果是不相同的,因此,企业在入职时应对员工提交的证明和材料时,对必要岗位的员工要进行审核。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全文71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