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若法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则应在七日内处理。法院接到当事人的立案申请、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后,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在补齐相关材料后,应当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当事人对法院裁定不服的,可以提出上诉。
当事人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若法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则应在七日内处理。
法院接到当事人的立案申请、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后,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在补齐相关材料后,应当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当事人对法院裁定不服的,可以提出上诉。
法院立案流程是怎样的?
法院立案是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标志着诉讼程序正式开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应当登记立案。立案既包括人民法院对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直接受理,也包括人民法院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进行审查后,决定不予受理,或者暂缓受理。因此,法院立案流程是怎样的,主要取决于起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
民事诉讼中的法院立案是重要环节,标志着诉讼程序正式开始。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符合起诉条件的民事诉讼,法院应在七日内处理。若法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则应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若法院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则应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在补齐相关材料后,应当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当事人对法院裁定不服的,可以提出上诉。因此,法院立案流程主要取决于起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全文91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