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监护人可以限制被监护人行为吗
不能,因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指:
1、10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但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就是16岁以上18岁以下已经工作了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限制行为能力人本身就是需要监护人的,怎么能担任监护人呢,所以监护人不可以是限制行为能力人。
《民法典》第三十四条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二、如果被法定监护人囚禁怎么办
1、报警,任何人不得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即使是法定监护人也不行。法定监护人的职责是“监护”,即监管和保护,但绝没有权利“囚禁”、或是限制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
2、囚禁、或是限制人身自由的,轻者违法,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应给予行政处罚(治安拘留、罚款),重者涉嫌犯罪,可能构成非法拘禁罪。
三、民法典监护人是否有权限制被监护人
民法典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所以不得限制被监护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五条【监护人履行职责的原则与要求】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全文83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