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需要说明的是,法律都是有漏洞的,没有尽善尽美的法律而法律原则之一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所以,严格意义上,钻法律空子不是犯罪
一、判刑就一定犯罪吗
不管是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又或者死刑,都是刑罚的一种,被判刑的都是触犯了刑法的人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分子。所以被判刑的一定是犯了罪。
所谓的罪刑法定原则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这里的法仅仅限于刑法类法律,如97年刑法典(包括七个刑法修正案)和一个单行刑法《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法律责任包括:违宪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四个层次。违宪责任是最高层次、民事责任是最低层次。
一个人的行为可能同时侵害四种责任,由于我国没有宪法法院,因此一般不存在追究违宪责任,因此,实际上最高追究的是刑事责任,如果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竞合,当然排除行政责任。如果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并存,当然要并行处理,比如在刑事公诉的时候受害人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责任,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比如北京的盗窃罪的犯罪数额是一千元,一个人偷了九百九十九元不构成犯罪,只构成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治安拘留、罚款等处罚。同时,如果他挥霍了这笔钱,失主当然可以同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如果他不幸多偷了一元钱,他的行为就构成了犯罪,由刑法来归置,这时他的行为既违反了行政类法律治安管理处罚法,也违反了刑法,当然只适用刑法处理。对他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等刑事处罚。失主当然可以要求他承担民事责任。
法治国家只有刑法才能处罚犯罪,因此,才有罪刑法定这个刑法的三大核心原则之一的存在。
二、不知情的情况下帮助犯罪是否有罪
不知情的情况下帮助犯罪没有罪。因为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但是因为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损害结果不构成犯罪。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该行为必须在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上都满足刑法规定的要件,才构成犯罪。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就是因为缺少主观方面的要件,不构成犯罪。
三、罪行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行法定原则要求犯罪和刑罚都由法律明文规定,定罪、量刑以及行刑都必须以刑法规定为依据。罪刑法定,就是法院在判定一个人是否犯罪以及判处何种刑罚,必须依照法律的明确规定,不能随意判案。具体说,只有法律将某一种行为明文规定为犯罪的,才能对这种行为定罪。判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罪,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标准,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要求的,不能任意解释、推测而定为有罪,并且在罪名的认定上也要按照法律的规定,法律规定是什么罪,就定什么罪。同时,对于犯罪的处罚、即判什么刑,也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量刑标准。
全文1.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