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快速发展与其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严重不对称
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快速扩张、一哄而上不相对称的是,一方面,与商业银行传统的支付业务相比,第三方支付是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金融融合的产物,业务跨度更广,交易模式更为复杂。另一方面,与商业银行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严密的风险内控水平和严格的外部监管相比,第三方支付机构明显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风险管理经验不足、违规成本极低的问题。再者,第三方支付机构成立背景复杂,规模大小不一,进入支付领域的目的各不相同,金融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不强。而支付是整个金融系统的基础环节,一旦处理不当,容易引发金融体系的动荡,影响社会安定。
二、第三方支付机构以所谓的创新名义,采用违规经营手段几乎成为行业普遍现象,并呈愈演愈烈态势,严重扰乱正常的支付秩序
由于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展尚不成熟,采用各种违规经营手段来为抢占市场份额、提高盈利能力,已成为行业潜规则。多数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异地收单、套用商户MCC码、“一柜多机”、乱用商户名称等人民银行明令禁止的行为;存在将线下交易通过互联网支付渠道转给商业银行作为线上交易处理,或者以所谓的创新名义,将传统的消费交易混淆为转账交易,通过不同渠道的价格差异进行套利;存在在跨境交易中通过分设境内和境外账户,采用对冲换汇方式,绕开银行换汇环节,逃避外汇监管;存在突破牌照范围,将线上预付费卡变相挪至线下使用等多种违规行为。由于相关的管理办法尚未正式出台,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突破缺乏约束,行业内竞相攀比模仿,继而蔓延开来,留下巨大的风险隐患,造成监管“失灵”,对长期以来建立的市场秩序造成了严重破坏,市场影响极为恶劣。
三、客户信息泄漏、伪卡欺诈、网络欺诈、套现等网络犯罪案件快速攀升,已成为银行卡犯罪新的高发部位
第三方支付机构保留了客户姓名、联系方式、住址、身份证号、银行卡卡号、密码、资金划转路径等大量关键信息,而安全防护能力不足、应用程序存在漏洞、内部人员管理不善等因素,均可导致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或窃取,近期就有部分知名网站频频发生用户敏感信息泄露事件。同时,第三方支付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金融融合的产物,网络交易匿名、网络支付成本低廉、巨额资金跨地区跨国境流动转移便捷而缺乏痕迹,这种流程的设计和缺陷为套现、洗钱等非法交易提供了更为方便的平台,涉黄涉毒、诈骗、偷税漏税、行贿受贿等犯罪行为也有了可乘之机,不良用户或犯罪分子可以通过虚假交易或者链接钓鱼网站等多种手段进行不法活动。但由于网络支付的特点,导致客户维权和案件查处普遍存在查处成本高、取证困难、管辖权争议大的问题。
四、第三方支付机构超越业务许可范围,形成多重金融角色,存在“先违规再审批”、“先突破再倒逼”的现象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