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根据第一款规定,在指定监护人之前,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等合法权益处于无人保护状态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担任临时监护人。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擅自变更的,不得免除指定监护人的责任。【辟谣】户口和监护权必须在一起吗?真相:不是分析:户口和监护权不一定要在一起,监护权和户口没有直接关系。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更有利于其成长的一方会有孩子的监护权,监护权的变化不会导致户口的变化。另外,监护权的变更一般需要向法院申请,法院判决后变更才会生效,但户口的迁移只要符合行政程序即可。如何证明监护人?一、如需证明监护人身份,可由村委会或居委会出具或出示监护人证明。2、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未经有关部门指定向人民法院起诉的监护人争议案件。
强制指派辩护的七类人有什么?
强制指定辩护包括:
1.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提供辩护。法律上对可以指定辩护人的情况作了具体规定包括:
(1)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经济困难标准的;
(2)本人确无经济来源,其家庭经济状况无法查明的;
(3)本人确无经济来源,其家属经多次劝说仍不愿为其承担辩护费用的;
(4)共同犯罪案件,其他被告人已委托辩护人的;
(5)具有外国国籍的;
(6)案件有重大社会影响的;
(7)人民法院认为起诉意见和移送的证据材料可能影响正确定罪量刑的。指定的辩护人,应当是依法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
2.被告人盲、聋、哑或者限制行为能力,或者在开庭审理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3.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辩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一条
全文92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