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不起爽约的等待——承诺何时兑现
职场现象:又快到年底了,在翻译公司工作的周小姐想起来心里总不是滋味,但又有所期盼:年初单位说好了每月完成考核指标,季度奖就翻番,而且年中还有一次国外旅行的奖励。为此,她一直在努力奋斗,甚至放弃了许多休息时间,如今虽然每月都超额完成了考核指标,但单位却爽约了,奖金说是推迟到年终一块发,奖励的旅行说是因为当前工作太忙,以后会加倍回补。这让周小姐的心中十分纠结,一方面工作上不能有丝毫放松,因为万里长征已经走完一大截,就剩最后的两个月了,她依然期待拿到那份厚厚的奖金,同时想起不知何时能补偿的旅行,又有点惆怅。
和周小姐一样,身为律师的陈女士也为遭遇了用人单位的爽约而烦恼。3年前陈女士刚入职律所的时候,负责人就和她约定在业务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把她作为律所的合伙人之一。而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打拼,因为她而慕名来律所咨询和寻求帮助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律所对他合伙人的承诺却一推再推,让她很是无奈:很多业务资源都在这个所里,跳槽肯定会影响以后工作的开展,可是留下又是难以面对遥遥无期的等待。
郭有才点评:企业方许诺的承诺爽约,职工当然不高兴。至于企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职工有知情权,需要了解真实情况。一种情况可能是企业资金临时紧张,发不出来,出现这种情况职工可以理解。另外一种是企业有钱,就是压着不发,那样会给职工忽悠的感觉,让职工感到不可信,以后做什么事情就很难凝聚职工的力量。
一个好的企业,需要讲究诚信,给职工的承诺,要尽量做到,才能激发起职工的动力。记得有一家汽车企业,企业老总为了鼓励职工做出业绩,指着大街上的豪华汽车说,只要大家努力,过几年我们就都开上这种豪华的汽车了,职工努力了,3年后,职工真的开上豪华汽车了。这家企业最后进入了世界500强。
对比之下,讲究诚信的企业更容易把企业做大做强。
伤不起茫然的等待——任务何时明确
职场现象:不知道明天要干什么事的人是不幸的人。这是一句很引人深思的话。很多人都同意没有目标,没有规划,人慢慢就会颓废。而在现代职场类似的状况却并不鲜见。从事美术设计的小冯今年7月毕业后进入广告公司,在近4个月工作的时间里,最让他感到疲惫的是不知道自己的每天工作会是什么?他说,入职后公司就让他给一个设计当助手,其实也就和过去的学徒没什么两样,所有的工作都是等着那位设计师分配,很多时候是按点去上班,坐在办公室等候分配工作,有时闲得无聊,有时又忙得恨不得变成两个人,还有很多时候充当拎包的角色。作为一名设计,思想是很活跃的,工作性质也应该是主动性特别强的,但现在的感觉是很被动,无法有自己的空间和自己安排工作,这种近乎精神上的折磨是让人非常痛苦的。小冯说,他真希望能早日结束这种待命般的茫然等待。
对于小冯的经历,已经在职场摸爬滚打了几年的李先生则表示,不仅职场菜鸟如此,在一些竞争比较激烈的公司里,一些领导的压制,也让很多职工没有自主安排工作的机会,情感上的压抑会让人产生对工作的消极,对公司的发展十分不利。
郭有才点评:想要职工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对工作产生积极效应,如果用人单位能给职工提供一个施展的舞台,或许能收到意外的惊喜。给职工做职业生涯规划,目前看来,是比较规范的单位才能做到的。
其实,北京市总工会早在2011年10月就正式颁布了《北京十二五职工发展规划》,围绕职工发展的六项基本权益,就业权、收入权、安全权、保障权、参与权、职业发展权,提出十二五时期北京市职工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北京市职工提供就业有平等机会、收入有同步增长、工作有安全保护、保障有多元平台、参与有充分渠道、职业发展有支撑条件的职业环境。
有了《规划》,更需要公司去执行,去落实。
伤不起恼人的等待——报销何时到账
职场现象:月末报销日总是让导游小张期盼又纠结。作为一名导游,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很多时候是要自己先付费用,然后到月末再到公司统一凭票报销的。然而,令他烦恼的是,原本应该一月一结账的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公司总是会因为这种或那种原因而拖延到下月,甚至最多时发生过4个月一结账的情况。小张表示,住宿费、车票、餐费、景区费等等,对于一个收入不高的导游来说,即使每月一结账也是一笔不菲的花销,如果积压到下个月就会影响到个人生活。房贷、养车、社交等等,我一个小导游能有多少钱,公司积压报销款,如果遇上我有个急事,用个钱都不方便,所以有时面对单位拖延,即使嘴上不好意思说,但心里确实挺纠结、也挺烦的,就盼着报销费用能早点下来。
职场上辛苦工作是为了赚钱生活,如果总是感觉倒贴钱在干活,相信有此遭遇的职工都会觉得憋屈。
郭有才点评:公私分明,这是一个现代化企业的基本要求,企业让职工垫付资金,是很不规范的行为。
职工替企业垫付资金,本身是对企业的一种信任。职工信任企业时,企业不能无动于衷,装做不闻不问,该报销的账务还是应该及时报销。企业方也需要站在职工的角度换位思考一下,要考虑职工的实际情况,要考虑职工的承受能力,不能因此让职工处于经济紧张的局面。
如果企业利用职工对企业的信任而一再拖延报销,这是对职工的冷落,也是对职工信任的一种亵渎,这样的事情多了,职工的心就散了,队伍也不好带了,企业也很难发展下去。
全文2.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8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