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工伤又称职业伤害、工作伤害,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责任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工伤事故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按损伤原因可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床伤害等20种、按伤害程度可分为三类: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根据伤残等级的划分,可分为10个残疾等级,包括1-10个等级,其中1级最严重,10级最轻。每个级别的伤残评估和赔偿标准都是不同的。
工伤事故通常分为哪几种
(一)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分别为: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等。
(二)按照损伤程度划分
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三类。
1、轻伤事故,是指造成职工肢体伤残,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伤害后果不太严重的事故。
2、重伤事故,是指职工伤亡事故中负伤严重的事故。
3、死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工作劳动中致死的重大伤亡事故。
(三)按照伤残级别划分
《工伤保险条例》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全文548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