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房率是套内建筑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值,是衡量实际使用面积大小的标准之一。
实际去看房时,销售会告知得房率有多少。另外,还有两种方法可以算出得房率:
1、楼盘“一房一价表”上看相关数据
在售楼处,尤其是期房的项目,会有“一房一价表”,表上会标着单价、朝向、户型、楼层数、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等。根据公式现场算出得房率,做到心中有数。
2、住建委网站上查询相关信息
新房楼盘的建设,需向住建委报备。住建委网站上有详细的信息,包括建筑面积、车位比、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周边配套、建设程序等。
为什么要知道得房率?
1、得房率影响实际使用面积的大小
公摊面积与得房率息息相关。公摊系数是公摊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的比值,而得房率=1-公摊系数。
公摊系数越大,得房率越小,你的房屋实际使用面积越小。
2、得房率影响房屋性价比
得房率越高,房屋的性价比越高。
但得房率不是越高越好。公摊面积包括楼梯、走廊、电梯、楼梯井等,如果公摊面积太小,会使公共区域拥挤不堪。如果购买的是塔楼,一梯十多户的公摊如果太小,势必会影响正常出入,居住舒适度将大大降低。
目前市场上约定俗称的得房率标准,要求高层建筑得房率不低于70%,多层建筑得房率不得低于75%。
得房率应有个合理的限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购房者不应盲目追求高得房率,当超过合理的限度时,一定要注意辨别是以牺牲居住品质为代价换来的,还是在设计上有所突破。
一、买来的房子面积缩水怎么办?
对于购房者来说,买房是人生的重要决定之一。很多人房子买好了,住的时候一看面积凭空少了很多,对于现在“寸土寸金”的房价来说,面积缩水的确是一件很难让人接受的事情,少的面积就是少的钱啊!那么新房面积“缩水”是什么原因,除了规划变更、施工技术原因之外,还可能涉及到对于套内面积、公摊面积,以及实际使用面积等概念的不同认识,比如买房的时候置业顾问告诉你房子大小是100平米,产权证上也清清楚楚的写着100平,但是你拿到手的根本就没有100平,这个100平米,可不是实际使用面积,是指的建筑面积,其中还包括公摊面积。对于房屋“面积缩水”的问题,应该以房地产管理部门所做的测量面积为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面积缩水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第一,误差率在3%以内的,当事人不能请求解除合同,但是对于缩水那部分的购房款,开发商应该返还。第二,误差率超过3%,买房人可以选择请求解除合同,或者不解除合同,但是要求开发商承担其他责任。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