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是对员工进行长期激励的一种方式,是企业为了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而实施的长期激励机制。那么,有哪些股权激励形式呢??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股票期权是一种选择权,允许激励对象在未来条件成熟时购买公司一定数量的股票。(2)限制性股票公司提前设定了公司想要达到的业绩目标。当业绩目标达到时,公司将免费赠与或低价出售一定数量的股票和激励对象。(3)股票增值权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设定期限内享有股价上涨收益的权利,承担股价下跌风险的义务。(4)分红权/虚拟股票的虚拟股票类似于司授予激励对象的是股票的收益权,而不是真实股票。激励者没有所有权、表决权,不能出售股票,离开公司自动失效。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是怎样的
1、虚拟股票
虚拟股票是指公司采用发行股票的方式,将公司的净资产分割成若干相同价值的股份,而形成的一种账面上的股票。公司授予激励对象这种账面上虚拟的股票,激励对象可以据此享受一定数量的分红权和股价升值收益,但没有所有权,没有表决权,不能转让和出售,在离开企业时自动失效。
2、账面价值增值权
账面价值增值权具体分为购买型和虚拟型两种。购买型是指在期初激励对象按每股净资产值购买一定数量的股份,在期末再按每股净资产期末值回售给公司。虚拟型是指激励对象在期初不需支出资金,公司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名义股份,在期末根据公司每股净资产的增量和名义股份的数量来计算激励对象的收益。
3、绩效单位公司预先设定某一个或数个合理的年度业绩指标(如平均每股收益增长、资产收益率等),并规定在一个较长的时间(绩效期)内,如果激励对象经过努力后实现了股东预定的年度目标,那么绩效期满后,则根据该年度的净利润提取一定比例的激励基金进行奖励。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第十四条
在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内授予的股权总量,应结合上市公司股本规模的大小和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股权激励水平等因素,在0.1%-10%之间合理确定。但上市公司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
上市公司首次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授予的股权数量原则上应控制在上市公司股本总额的1%以内。
第十五条
上市公司任何一名激励对象通过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获授的本公司股权,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批准的除外。
全文960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