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于最低工资工伤待遇如何赔偿
当工伤待遇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时,赔偿应调整至最低工资标准。具体待遇包括:
1.全额报销医疗费用,包括挂号费、住院费等;
2.住院期间,按照规定标准发放伙食补助费,外地治疗的交通住宿费也应报销;
3.停发工资期间,单位需按月发放工伤津贴,其标准等同于受伤前工资。
二、工伤认定条件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条件包括工作时受伤、预备性工作受伤、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意外伤害、患职业病、因工外出受伤、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受伤等。
具体条文如下: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三、法律规定的赔偿标准
工伤赔偿应遵循法律规定,如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则以最低工资标准为准赔偿。
司法实践中,赔偿通常在医疗期结束后进行,结合工伤伤残等级和当地标准确定。
法律明确最低工资标准时,工伤待遇赔偿必须严格遵守。
全文54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