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拆迁属于违法纠纷拆迁?
1、违法拆迁的情况有:
(1)以误拆为借口强拆,将责任推给实施拆迁的具体人员;
(2)以拆违之名逼迁,剥夺其获得合理补偿的权利;
(3)断水、断电、断路,通过各种恶劣的手段干扰被征收人的正常生活;
(4)抓住被征收人的把柄威胁逼迁,要挟被征收人签字同意拆迁或强制拆除房屋。
2、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二十七条,
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
第三十一条,
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二、遭遇违法拆迁该怎么办
在实践中,被征收人如果遭遇征收方违法拆迁的话,一定要在保护好自身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运用手机或者能录像、拍照的设备,对征收方的强拆行为进行拍照、录像取证。值得注意的是,咱们被征收人最好在拍摄、拍照之前先拨打110报警,避免在拍摄证据的过程中,遭受到人身侵害。
在行政机关强拆房屋的行为实施完毕后,咱们被征收人就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提起行政复议或者在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了,值得注意的是,行政复议的申请时效是60天,而行政诉讼的申请时效是6个月。
另外,“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确需征收房屋的各项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旧城区改建,应当纳入市、县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应当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经过科学论证。
三、拆迁补偿等相关的法律规定内容是什么?
房屋征收部门拟定征收补偿方案,报市、县级人民政府。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予以公布,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期限不得少于30日。
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
哪些拆迁属于违法纠纷拆迁,这个问题在上述文章当中已经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解答,拆迁房屋的情况之下,需要考虑到房屋拆迁是否是属于合法,必须要经过法定的流程才是合法的拆迁。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全文1.5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