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农业局蔬菜质量安全监督员在例行检测中,检测出两批农药残留超标的外地蔬菜,其中,大白菜8500公斤,上海青1110公斤;经查,有4451.5公斤被防城港市等外地菜贩批发运走,有1618.5公斤流入南宁市场,目前,相关部门尚未接到有人员中毒的报告。(人民网3月30日)
令人欣慰的是,此次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事件未造成人员中毒,而且广西方面处置及时果断,切断源头。除要求迅速查扣问题蔬菜,并以最快的速度查清问题蔬菜流向,严防流入市场外,还将情况通报给所流入的城市,要求全力查扣问题蔬菜,决不允许发生中毒事件,以确保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
在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往往有一个定语引起人们的关注,它就是外地,从陕西渭南市的问题奶粉重新入市,三聚氰胺重出江湖来到广东,到海南有毒豇豆现身广州、深圳、杭州、合肥等地,再到当下两批农药残留超标的外地蔬菜在南宁市场旺销,外地两字将问题食品活跃流动的轨迹清晰地呈现在公众的面前,人们不禁要问,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难道这些问题食品,当地人吃了啥事没有,到了外地就查出问题来了?难道是专门出口,从不内销?
问题恐怕不是那么简单,这其中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本地产品,远销外地,绿灯大开,一路放行,全都享受免检特权;第二种是本地产品,检也检了,问题不大,盖章合格,卖得越远越好;还有一种情况是查出问题来了,赶紧内部消化,不让它毁了本地产品的声誉,将其捂死在萌芽之中。很显然,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在产地被检出并不是技术上做不到的难事。因此,无论何种情形,都折射出在地方保护的利益驱使之下,食品监管存在内外有别的双重标准。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本地松、外地严的监管怪圈主观上是利益考量,为本地产品与官员政绩护驾保航,而实质上害人害已,成为问题食品危及公众安全的一大推手。在物畅其流的市场机制之下,本地即外地,外地即本地,对本地产品的留情就是对公众健康的无情,也是对整个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极不负责任,其害莫大焉!有鉴于此,应启动立法严格规定,对食品尤其是农产品(000061,股吧)的生产环节实行强制性产地检验,辅之以市场销售环节的检验,同时强化对监管者失职渎职的问责,做到两头紧、两头严,才能以零容忍的态势严把食品安全关。
全文923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