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务犯罪是什么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
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包括《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
二、预防职务犯罪有哪些重要性
1、预防职务犯罪能够提升国家公职人员进行资源合理配置能力,国家公职人员在劳动过程行使职权,对社会资源和公共财物经营的法定配置。长期以来,我国公职人员因盲目决策造成国家损失不少,因此还引发职务犯罪预防职务犯罪通过事前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
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有关部门和个人决策中的法律意识,避免盲目决策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国家公职人员进行资源配置的能力,促进经济发展。
2、预防职务犯罪可以监督和优化权力运行,职务犯罪的根源在于缺乏对公共权力的监督,致使国家公务人员滥用手中的权力,预防职务犯罪通过发现深藏在权力监督的风险和漏洞,建立和完善制度和制度对权力的监督制约,避免公共权力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导致资源损失,同时激发权力本身的活力,促使更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运行。
3、预防职务犯罪有助于保护干部,以领导人才为主的社会精英阶层对创造生产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职务犯罪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还会导致经营人才的损失,人才的损失往往对经济深层发展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预防职务犯罪能帮助精英人才抵制诱惑,保护好干部,建立和谐社会,创造出更大的生产力。
三、职务犯罪有哪些表现形式?
司法实践中,职务犯罪主要以下几种表现形式出现:
1、滥用行政管理权违法犯罪。此类案件主要发生在基建工程招标发包、大宗物品采购、经费管理以及人员调入、干部选拔任用等环节,主要表现是发包收贿赂、采购收回扣、贪污挪用私分公款、调入提拔干部收受贿赂等。
2、乱作为引起的违法犯罪。此类案件多发生在行政许可、查处违法案件、实施处罚等行使权利时滥用职权,如广告审批、占道经营审批、建筑废土倾倒审批、行政处罚等方面不依法办事,滥用自由裁量权,随心所欲,主要表现是执法人员见利忘法、索贿受贿、玩忽职守、徇私舞弊。
3、不作为引起的失职渎职犯罪。目前一些干部对罪与非罪的界限认识不清,认为执法和管理过程中只有为了才可能犯罪,不为也就不会犯罪,甚至还有部分干部认为违法犯罪只是领导干部的事情,与己无关,殊不知在平常的执法过程中的很多不作为都涉嫌失职渎职犯罪问题。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