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补偿金未按时支付怎么办
1.当经济补偿金未按时支付时,劳动者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2.根据该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当出具相应证明,并在规定时间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3.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或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其限期支付,并可能要求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至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二、赔偿金支付的具体情形
赔偿金支付的具体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
2.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用人单位安排加班但未支付加班费。
4.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未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在这些情况下,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并可能要求用人单位支付额外的赔偿金。
三、工资经济赔偿金计算
关于工资经济赔偿金的计算,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当用人单位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时,除了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2.如果用人单位存在上述第二点中提到的情形之一,并且逾期不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的50%以上至100%以下的标准加付赔偿金。
总之,劳动者在面对经济补偿金未按时支付的情况时,应当了解自己的权益,并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对于赔偿金的具体支付情形和计算方法,劳动者也应当有清晰的认识。
全文68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