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现代能源发展论坛于12月1日在北京举行,近百名专家学者以新时期电力改革为题,就改革路径和方案选择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党的十八大标志着中国进入又一个新时期。今年是电力体制改革十周年,着眼现状,与会专家充分肯定电力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电力体制基本实现了三分开(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电力市场化改革有了新进展、新突破。电力工业实现了跨跃式发展,安全供电能力显著增强,解决了困扰我国多年的持续性、大面积电荒问题。电力结构布局得到优化,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节能减排取得较大成效。
然而近几年,煤电矛盾不断加剧,发电企业频现亏损,工商企业用电负担沉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受到制约,电力工业在未来仍然面临许多问题。经过激烈讨论,专家在未来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路径和方案选择分歧较大,面对今后十年,如何深化推进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与会专家提出电力改革应有顶层设计,同时兼顾解决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战略性应对可预见的挑战,规范长期跨省区送电计划合同、开展短期跨省区电力市场交易,配电网不该参与竞争等建议。
特别是在构建竞争性电力市场的基础上,更需要政府管理方式的配套改革,对政府自身管理电力的理念、内容和模式进行变革。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重点应从六大方面入手。一是尽早颁布能源法和修改颁布新的电力法;二是将本应由政府行使的电网规划、标准、并网准入等行政权上收,避免出现政策缺位和管理真空,使电网回归到企业的本来角色,不再承担行政职能,真正按现代企业制度去履行职责;三是规定并监督电网对所有用户和发电企业公平、无歧视开放,制定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电能质量及并网标准,为其上网消纳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好的政策环境;四是创造条件逐步放开能由市场竞争形成的电价,如上网电价和工商业用户的销售电价,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五是统一制定并预先公布电力建设规划以及土地、环保、能效等准入标准,逐步有序放开新建发电项目的市场准入,简化电力项目审批程序,使项目业主自主决策、自担风险,避免跑马圈地等恶性竞争;六是区分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公共服务职责,实行不同的考核办法。建立政府主导的电力普遍服务新机制,对居民、农业生产及边疆偏远地区用电优惠等政策性、公益性支出主要由财政买单,逐步减少交叉补贴,变暗补为明补。
据悉,第二届现代能源发展论坛由华北电力大学现代电力研究院主办,首聚能源博览网、能源基金会和北京开达电力经济研究所等单位协办。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监会、中国能源研究会、睿博能源智库、电力企业和华北电力大学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该论坛。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