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用人单位劳动关系仲裁败诉的原因如下:一、不签订劳动合同;二、劳动合同到期后继续工作却没有续签劳动合同;三、未约定试用期员工录用条件;四、规章制度未公示;等等。程序上的原因,是指律师对证据或者事实的分析、推理中出现问题,导致法官无法认定更为明确的事实,那这个案件就会有可能会输。
一、合同到期拿失业金有什么条件
劳动合同到期后,员工仍可以与原单位续签劳动合同,也可与新的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不是劳动合同到期即意味着失业。根据《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劳动合同到期的员工想要领取失业金需具备以下条件:
1、员工所在用人单位或员工自己已按照规定缴纳失业保险且满一年。
2、由于其他非员工本人原因导致就业中断。
3、已经在有关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并希望再求职。
二、劳动合同解除函应该怎么写
1、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
2、编号;
3、被通知人;
4、所属部门;
5、劳动合同解除原因:
(1)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2)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
(4)单位依法进行裁员;
(5)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6)严重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
(7)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8)员工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本单位提出,拒不改正;
(9)因员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致使合同无效;
(10)员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11)劳动合同到期;
(12)员工已达退休年龄;
(13)其它;
6、法律依据:《劳动法》
第二十五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试用期合同和劳动合同同时签吗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企业可以对新进员工设定试用期,但是许多企业为了使自己占据主动,防止被“套牢”,往往同试用期内的员工不签订任何形式的劳动合同或只签订一纸“试用期合同”,实际上这种做法适得其反。
因为即使企业同员工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只要双方存在劳动关系,那么这种情况作为事实劳动关系就仍受法律保护。而企业要想终止这种事实劳动关系,就必须提前30天通知员工并应依法补偿;
法律还规定,只签订试用期合同的,试用期不成立,该“试用期”即为劳动合同期限。显然,试用期内不签劳动合同或只签试用期合同,企业本来是想防止被“套牢”,实际上恰好被“套牢”,因此,此种做法不可取。正确做法应是同新进员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包含试用期的内容。
此外,许多企业认为试用期内双方的劳动关系尚未最终确定,所以企业不需为试用期内的员工缴纳社保费,其实不然。试用期内双方的劳动关系虽未最终确定,但确已形成,因此法律明确规定企业应为试用期内的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
1、不能口头约定试用期。
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也就是说,没有劳动合同就不存在试用期,所以,口头约定的试用期等于无试用期。
2、不能超期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期限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约定,超期约定属违法行为,按照法律规定,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相当于每月要支付"双倍工资"。
3、不能重复试用。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重复试用亦属违法约定试用期,同样面临每月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律风险。
4、不能单独签订试用合同。
单独的试用合同是会被认定为一份正式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5、试用期需参加社保。
千万不要以为试用期可以不参加社会保险,万一试用期发生工伤事故,或者员工患重大疾病,单位可能得自掏腰包了。特别提醒:人身伤害商业保险并不能免除用人单位的工伤责任。
6、试用期不能随意解雇。
试用期解雇一个员工并不比试用期后解雇更轻松。一般而言,用人单位需举证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才行,这个举证责任并不容易。
7、需书面约定录用条件。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员工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为了便于操作,用人单位应当与员工事先约定具体的录用条件。
8、以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雇决定须在试用期内做出。
按照原劳动部的规定,以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雇的决定须在试用期内做出,超过试用期就不能再以这个理由解雇了,否则属违法解雇。
全文2.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