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洛杉矶时报援引了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ConsltingGrop)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到2015年,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人民币。中国或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
报告中有以下几个要点值得注意:
(1)中国网络消费者最喜爱到社交论坛网站查看产品介绍或推荐。
(2)去年,淘宝网的销售额占中国整个网络销售额的79%,不仅如此,淘宝的销售额比中国前五大门面零售商的销售总额还要多。
(3)中国电子商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配套的物流服务与质量:在受访的4000多网民中,45%称他们担心自己购买的货品会在运输的过程中被调包成假货。
(4)中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一个原因是人们收入的增加及网民对网购的日益了解,另一个原因是门面零售商数量有限,目前仅有260座城市拥有大型门面零售店。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结果无论对阿里巴巴或腾讯这些直接与网购相关的网站,还是对百度(BIDU)这样通过广告而间接获益的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利好消息。不仅如此,那些已经上市或拟在未来几个月上市的中国新一代电子商务公司,譬如京东商城、凡客诚品、当当网(DANG)和麦考林(MCOX)等也将在这场盛宴中分一杯羹。
但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行业背后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风险,那就是波士顿咨询公司提到的物流服务能否跟得上,中国目前尚不完善的物流服务有可能大幅度降低网民对网购的满意度。
近年中国的物流公司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口,这跟今天美国的物流服务仅为几家大公司所垄断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即便在1995年科技泡沫刚成形的时候,美国的物流服务系统也与中国今天的情况截然不同。
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有五家全国性的物流服务公司。当你建立一家网店时,你的最大担忧是如何把你的网店向市场推广,如何吸引客户光临你的网店,如何让他们有足够的信任来购买你的产品,没有多少人会特别担心如何把订单上的货物成功地送到客户手中。人们都习惯性地认为联邦快递或UPS将会完好无损地把产品交到客户的手中。事实上,这些公司也做到了。
不过,物流服务并不是简单地把物品交给联邦快递或UPS,让他们寄送出去。上世纪90年代末期,许多美国科技公司就在物流上栽了跟头。例如曾经梦想成为全国性网络超市的WebVan,就因为需要花高昂的费用建造仓库或具有冷藏功能的配发中心及运输车队而陷入财政困境。对于WebVan而言,吸引客户不难,难的是他们无法让客户提升他们的平均消费,从而导致WebVan等公司最终无法承受高昂的物流费用。
我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末在纽约有一家科技公司,他们获得了2亿美元的风投资金。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在20分钟之内把你在便利店里订购的物品送到你家门口,比如可乐、口香糖和薯片等。为了做到这点,他们在纽约聘请了大批的单车送货员。由于他们收取的费用不会比你在便利店里购买的价格贵多少,这家公司很快便拥有了许多客户。但是由于许多客户只是为订购一个巧克力条或一瓶可乐而使用它们的服务,因此在经济下滑的时候,这家公司很快就宣布破产。
以上所提的例子是想说明,即使在拥有许多全国性运输公司的美国,物流仍然是一个头痛的问题。在中国,运输行业的成熟性还无法与美国相比,因此物流引起的问题将会远远超过美国。
为了解决物流问题,许多中国电子商务公司都投入大量资金打造自己的物流运输服务。京东商城正花费大量资金来完善其物流基础设施,以便能在全国各地运输像电视这样的大型物件。凡客诚品和其他服装公司还提供免费运送,他们将顾客看中的衣服送到家门口,让他们在试穿之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如果客户对衣服不满,他们还提供免费退货。
我相信在未来10年时间里,京东商城、凡客诚品和其它电子商务公司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造一套良好的物流服务系统。它们的收入或将不菲,但是它们的开支也将十分惊人。
有些中国公司正在将他们物流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打造成它们的杀手口。在美国,亚马逊(AMZN)就选择了这种策略。当亚马逊刚成立的时候,有不少美国投资者担心这家公司因没有行业进入壁垒而会迅速被别的公司效仿。评论家还称亚马逊为一家普通的网站公司或任何人都可以在两天内建立一家类似亚马逊的网站。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没有人能在两天之内把亚马逊辛苦多年经营的配发中心和物流设施建造出来。亚马逊强大的运输配套服务能让它在24小时之内把任何物品送到你的家门口。
但是想要拥有这个竞争优势需要多年的心血和大量的资金投入。亚马逊在1997年上市,但是直至2004年它才获得盈利。
淘宝商城或许能在中国复制亚马逊的策略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马云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宣布将投入大笔资金建造物流运输配套设施,将来,他还有可能把淘宝的运输服务提供给那些无法建造运输配套设施的小型中国电子商务公司。
长远而言,京东商城或许也能把高昂的物流运输设施打造成它的竞争优势,但是我怀疑它是否愿意投入大量资金。对于小型电子商务公司而言,我估计它们并没有考虑到未来需要花费多少资金来建造物流运输设施。
我相信许多投资者会因腾讯和新浪(SINA)迟迟未能把他们的微博服务转化为商业收益而变得越来越不耐烦,不过,对于电子商务公司而言,投资者或许将会因为它们长期的高收入却低利润而一直牢骚下去。
全文2.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8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