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情况下,民事诉讼的法律时效设定为持续三年,尽管如此,若超出此期限,权利主体依然具有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的权利。

也就是说,即使当前诉讼时效已过,无法达成有效的商议解决方案,我们仍然可以选择直接提交诉讼申请。
根据相关的司法解释以及其他法律条例规定,法院并不会主动适用诉讼时效这一原则,因此,一旦发起诉讼后,倘若被告方并未针对诉讼时效提出异议或抗辩,那么您所主张的权益请求有望得到预期的裁判结果。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