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管辖。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安机关处理行政案件时,如果发生管理权争议的,可以报请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权。
一、指定的管辖法律条款
指定管辖,是解决管辖权争议的一种方式,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需要作出指定管辖决定书,当事人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指定管辖,是指上级人民法院以裁定方式,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对某一案件行使管辖权。指定管辖的实质,是法律赋予上级人民法院在特殊情况下有权变更和确定案件管辖法院,以适应审判实践的需要,保证案件及时正确地裁判。指定管辖在《民事诉讼法》和《行政处罚法》中都有相应的规定。
二、指定管辖的情形有哪些?
指定管辖,是指上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指定其辖区内的下级法院对某一具体案件行使管辖权。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指定管辖有以下几种情况:
1、接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认为移送的案件按法律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依法报请上级法院指定管辖。
2、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因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法院指定管辖。
3、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协商不成,报请共同上级法院指定管辖。
三、专利纠纷案件的管辖法院
行政管辖:当事人请求处理专利侵权纠纷(以及请求调解专利纠纷)的,由被请求人所在地或者侵权行为地的治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管辖。两个以上治理专利工作的部门都有管辖权的专利纠纷,当事人可以向其中一个部门提出请求;当事人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治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提出请求的,由最先受理的部门管辖。治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治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指定管辖;无共同上级人民政府治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指定管辖。法院管辖:1、依被告住所地确定管辖法院。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具有专利案件管辖权的,由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没有管辖权的,由被告住所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2、依侵权行为地确定管辖法院。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的实施地,也包括侵权结果的发生地。
全文83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