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表示要素主要有内心意思(行为意思、表示意思、效果意思)和表示行为(明示、默示)。意思存于内心,是不能发生法律效果的。当事人要使自己的内心意思产生法律效果,就必须将意思表现于外部,即将意思发表。意思表示所发表的意思,是体现为司法效果的意思,亦即关于权利义务取得、丧失及变更的意思。
合同是否为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应综合签约人在签约之时是否具有代表权、合同相对人对签约人的代表权是否进行了谨慎审查等情形进行判断。相对方已经尽到了其合理注意义务,无证据证明合同双方当事人具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或国家利益等情形下,合同并不具有应当认定无效的法定情形,法院应判决认定合同有效。
律师补充:
意思表示不真实,是指行为人表现于外部的意志与其内心的真实意志不一致,即行为人表示要追求的某种民事后果并非其内心真正希望出现的后果。这类行为可因虚假表示、误解、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原因引起。
单方虚伪表示又称真意保留,是指行为人故意隐瞒其真意,表示出与真实意思不同的意思表示。其构成要件有:须有意思表示、表示与内心真意不一致、表意人明知其表示意思与真意不符。
通谋的虚伪表示是指行为人与相对人都知道自己所表示的意思并非真意,通谋作出与真意表示不一致的意思表示。通谋虚伪表示中的外部表面行为“虚伪表示”无效,通谋行为中的隐藏行为,依据隐藏行为的效力处理,身份行为不适用。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全文67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