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合同的日期的填写,应该是由用人单位和员工同时确定。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用人单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通常会规定合同的期限,若是员工在合同期满离职,则解除劳动合同中的日期则为劳动合同到期的时间,若是员工提前离职,则解除劳动合同的日期为员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日期。
一、签合同不想干了怎么办
签了合同不想干了,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具体如下:
1、试用期内,劳动者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2、试用期满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
一、辞职的流程有如下:
1、写辞职信;
2、和主管详谈;
3、交接工作;
4、人事手续;
5、开离职证明;
6、储存工作档案。
二、新入职员工劳动合同的办理流程如下:
1、填写《员工履历表》;
2、发放向新员工介绍公司情况及管理制度的《制度汇编》,使其具备基本公司工作知识,要求其通过公司内部网络了解进一步情况;
3、按照《新员工入职手续清单》逐项办理入职手续;
4、确认该员工调入人事档案的时间;
5、向新员工介绍管理层;
6、带新员工到部门,介绍给部门总经理;
7、将新员工的情况通过邮箱和公司内部刊物向全公司公告;
8、更新员工通讯录;
9、签订《劳动合同》。
总之,签了合同不想干了,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关系。试用期内,劳动者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满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可以辞职,但不得口头辞职。
二、员工被迫辞职可以得到经济补偿金吗
用人单位要求员工离职,是否需要给予经济补偿金,需要分情况处理:
第一种情况,员工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的规定的情况,也就是员工不能存在过错或者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也无需提前30日通知离职员工;但是这需要用人单位举证并且书面通知离职员工解除劳动关系。
第二种情况,用人单位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或无过失性辞退员工,应支付离职员工N个月经济补偿金,也就是工作每满1年支付1个月的工资;如未提前1个月通知,还应多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第三种情况,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也就是2N个月的工资。
三、进公司后可以随时辞职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具体来说,按公司流程办理完工作交接,要求用人单位为你出具离职证明后可以离开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辞职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正式员工,则需要支付公司赔偿金。
注意:员工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员工的离职申请,或者不批准员工的离职申请。但员工在主张自己的权利时,也需要证明自己确实提出过离职申请,比如留存领导的签收或者快递回单、邮寄信件回单等等。证据全的,满30天后,员工就有权办理离职;公司逾期未办理的,需要赔偿因此给员工造成的损失。
法律赋予劳动者自由辞职的权利。在劳动者没有签订服务期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的情况下,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即可,劳动者提前离职,无须得到用人单位批准。原劳动部办公厅在《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超过三十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
值得注意的是,劳动者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必须以书面形式,因为这一时间节点的确定,直接关系到解除预告期的起算时间,也关系到劳动者的工资等利益,所以必须采用慎重的方式来表达。
对于用人单位迟迟不办理退工手续的,《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全文1.6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