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段内容讲述了成年人不需要额外监护人的原因,但成年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需要设立法定监护人。监护方式包括法定监护、指定监护、遗嘱监护、约定监护等。
一般而言,成年人没有监护人,因为那些年满18周岁的人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需要额外的监护人。但是成年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需要设立一个法定监护人。监护一般具有如下的方式:法定监护、指定监护、遗嘱监护、约定监护等。
监 护 人 有 哪 些 类 型 ?
监护人在我国法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被监护人起到保护、教育和照顾的作用。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监护人的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 配偶监护:夫妻在婚姻关系中,一方因故不能履行监护职责时,另一方有权利担任监护人。
2. 父母监护: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对未成年人承担监护职责。
3. 子女监护: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具有监护权,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权担任其监护人。
4. 其他监护人: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有监护能力的人,在父母无法履行监护职责时,有权利担任监护人。
5. 单位或组织监护:一些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在具备监护能力的情况下,可以担任监护人。
在实际生活中,监护人应按照法律规定,认真履行职责,保障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对于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制裁措施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监护人对于被监护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按照法律规定认真履行职责,保障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全文778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