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地预审的作用是什么?实施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加强建设用地管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用地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项目选址和规模进行复核,可以有效地指导建设项目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防止建设用地盲目扩张,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二是强化服务功能。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保证项目合理用地需求的有效措施。通过初审,参加项目初审,及时掌握和了解建设项目用地情况。通过年度用地计划安排合理的用地需求,及时解决项目用地安排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土地预审需要什么程序。建设项目土地预审申请表;
2。建设项目的立项文件
投资主管部门出具的立项批复(立项);或投资主管部门出具的立项服务联系单(立项);或投资主管部门出具的备案文件(立项);或其他证明文件。
3。规划用地红线图(原)或征地测量分界线图(原)、建设项目区位置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图);
4。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选址意见及附图(复印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或备案项目申请报告;
6。工商企业营业执照、完税证明(复印件);
7。已完成方案设计的项目应提供设计方案和总平面布置图;
8。提供其他资料(如项目所在地地形资料光盘)。
上报省级,并附上项目所在县(市)和受理初审申请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初审意见表。
2。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图,标明项目用地范围;建设项目符合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确需涉及基本农田的,出具项目所在地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建设项目符合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需要规范农地流转的,应当附县政府要求标准农田流转及省农业厅对本项目涉及标准农田流转的意见。报国务院,后附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建设项目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影响评价报告。项目所在地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论证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和规划实施影响评价报告的会议纪要;4。
全文852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