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征用补偿纠纷管辖法院应由土地所在地人民管辖,符合司法资源合理分配的原则。《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对房地产的规定也作出了同样的规定。由此可否认被告所在人民法院管辖权的猜测。法律水平上关于房地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的诉讼,包括拆迁许可事件、拆迁裁决事件、拆迁相关行政强制、行政处罚事件在内的房地产所有权,不涉及征地拆迁过程中相关行政主体发生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诉讼,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17条的规定确定管辖法院,如立案、计划等拆迁许可前置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诉讼。
征地拆迁纠纷中的“诉讼程序保质期”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可知,若您作为被征地农民或被拆迁人,一旦发现行政行为侵害您的合法权益时,您务必要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一定要在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20年内提出。其他案件也一定不要超过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的5年。否则的话法院有权不予受理您的案件。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您可能会遇见这种情况,即自己的房屋遭到强拆,及时拨打110报警,但是当警察来之后往往并不履行职责。此时因为《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提起诉讼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由此可知,您有权起诉公安局的不作为。如果您被限制人身自由或遇见不可抗力等不属于自己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此时不用着急,因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您可能还会遇见这种情况,您与征地部门或拆迁部门签订补偿安置协议之后,这些行政机关并不履行或不按照约定履行协议。那么此时,您就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规定,参照民事法律规范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单方变更、解除协议等行为提起诉讼的,适用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关于起诉期限的规定。
综上所述,不管您是被征地农民还是被拆迁人,在征地拆迁程序的各个阶段一定不要消极被动地采用拖字战术,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在时限内反戈一击,掌握主动权,争取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本文不过只是讲一下时效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征地拆迁是非常复杂的案件,您可能会考虑到律师费用问题而选择自己解决,而结果经常令人大失所望,因此还是建议您请专业的征地拆迁律师为您出谋划策,千万不要因小失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条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四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五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一)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二)海关处理的案件;
(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四)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全文1.4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