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人顶罪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包庇罪,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一、认定包庇罪既遂后会被怎样判刑?
认定包庇罪既遂后的判刑:行为人构成包庇罪既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
二、疫情期间犯法的网络谣言有哪些
疫情期间犯法的网络谣言主要有网络政治谣言、网络灾害谣言、网络恐怖谣言、网络犯罪谣言、网络食品及产品安全谣言。疫情期间如果造谣传播,情节严重的属于违法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进行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三、怎么处理交通顶包呢?
关于“顶包”行为法律责任的区分,首先,找人“顶包”的实际肇事者,主观上让他人顶替自己交通肇事的犯罪行为,企图逃避法律追究;客观上为使顶罪行为得以实现,一般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不是去查看、救助受害人,而是离开现场,联系朋友,预谋顶罪事宜。即使在现场,也不会承认自己是肇事者,而是由顶替人向交管部门作虚假供述。因此,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并适用肇事后逃逸情节予以量刑。顶包”行为发生在交通肇事行为之后,肇事者往往要与“顶包”人进行顶罪行为的事前预谋,“顶包”人对肇事者的犯罪行为、后果,及其包庇肇事者将导致交管部门无法查明事实真相的后果都是明知,因此,“顶包”人的行为符合包庇罪的法定构成要件
全文602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