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法定休假日,是指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者休假的时间,包括法定节日以及法定带薪年休假、探亲假、生育、节育、工伤、职业病等。婚丧假,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以及其直系亲属死亡时依法享受的假期。
一、劳动法工资
2020年《劳动法》对工资规定有以下内容:用人单位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延长工作时间额外支付劳动报酬;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依法支付工资;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其他。
二、法定婚假是多少天?
婚假一般有三天。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婚假,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依法享受的假期。劳动者结婚时,给予一定的假期,并由用人单位如数支付工资,这是对劳动者的精神抚慰,体现了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根据《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第一条,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三、法定节假日没上班算工资吗
法定节假日不上班是有工资的。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全文642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