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不同的单位待遇不同,不能一概而论那种单位更好。差额和全额事业单位的工资计算公式是不一样的,一般上,差额单位略高于全额单位。全额单位的工资...
关于社保医保,各地的规定不同,具体可以咨询当地社保部门获得权威回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全额拨款,即员工工资、办公经费都由财政统一解决。差额单位有一定的经营性收入,员工工资及办公经费都有所在单位想办法解决,同时财政配套的一部分,一般单位配套一半。 最重要的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和差额拨款单位实施的工资计算方式不同,差额单位的工资略高于全额拨款单位。但是全额拨款单位,具备国家干部身份的职工目前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但是差额拨款单位的全体职工都需缴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一般来说,涉及到收费的部门都为差额拨款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在现今用人方式多样化的年代,判断此事的是与非较复杂。但我认为:1、如你父所在单位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其上级主管是无权为你父单位的员工决定工资的发放数额的;2、在未取消差额拨款的待遇前,该上级单位如不拨其应拨的款项,至你父单位员工的工资降低是无法律依据的;3、此行为不属公共管理的行政行为,不能提起行政诉讼;你父可以所在单位和其上级主管部门为共同的被诉人,向当地人事局设的人事争议仲裁委申请人事争议仲裁。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 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3、自主事业单位又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松对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不断膨胀的趋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28人已浏览
1,997人已浏览
9,245人已浏览
2,58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