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暂停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因依法限制人身自由而不能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的;劳动者申请人或者离职履行国家规定的其他义务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一...
指劳动合同存续期间,由于某些因素导致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主要权利义务在一定时期内暂时停止行使和履行,待中止期限届满后,又恢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从时间来看,劳动合同中止的条件,一般有以下几个: 1.劳动者应征人伍或者离职履行国家规定的其他义务的,劳动合同应当中止或者部分中止履行。 2.劳动者因被依法限制人身自由而不能履行劳动合同约定义务的,劳动合同可以中止或者部分中止履行。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中的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劳动合同的,另一方可以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中止或者部分中止履行劳动合同。 4.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中止或者部分中止履行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终止分为:1、劳动合同到期终止;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3、用人单位有过错,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单方解除;4、劳动者有过错,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单方解除;5、用人单位无过错解除;6、用人单位经济裁员;7、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丧失《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主体资格。针对劳动合同终止的不同情况,《劳动合同法》规定了不同的法律效力。在某些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或经济补偿。罗浩律师建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终止时,应明确劳动合同终止的原因,避免后期劳动争议,无法证明。
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依法被消灭,亦即劳动合同所确立的劳动关系由于一定法律事实的出现而终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原有的权利和义务不复存在。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1、劳动合同期满的; 2、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的; 3、用人单位破产、解散或者被撤销的; 4、劳动者退休、退职、死亡的。劳动合同当事人实际已不履行劳动合同满三个月的,劳动合同可以终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1人已浏览
170人已浏览
299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