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因客观原因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而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不是由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且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实际工龄支付经济补偿金...
认识因素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首先,有共同犯罪的认识因素: (1)各个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实施某种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登报离婚一般指离婚的当事人有一方有意或无意躲辟,不应诉或不能应诉(如已死亡)。另一方可以在你的户籍地法院起诉离婚。对方不到庭的,法院可以通过公告送达的方式通知对方开庭,到期不来的,法院可以缺席审理。即使第一次起诉不判决离婚的,判决生效后六个月再次起诉,一般可以判决离婚。所谓公告方式过去一般在报纸发表,所以也被人称登报离婚。 《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
一、登记信息不存在。二、无有效的参保登记信息。处理方法:首先判断是否为首次参保。如果是,则需要前往当地人社或医保部门进行参保登记,次日再通过微信缴费。缴费人若在太原市参加医疗保险,需要先在所在社区、街道或医保部门办理参保登记,次日再通过微信缴费。如果非首次参保,需咨询主管税务机关,查看参保登记信息是”
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是法律事实,或称经济法律事实。经济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两类:①事件,是指不以经济法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例如:甲、乙签订10万元的合同,双方约定,甲向乙支付10万元,乙于07年2月1日交付货物,但是在07年1月20日发生强烈地震。,此时的地震就属于事件。②行为,是指以经济法主体意志为转移的,为达到一定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消灭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有作为法律依据的经济法律规范,即依据什么发生、变更和消灭。2.有经济法主体,即谁承担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权利与义务。3.有经济法律事实出现,即什么原因引起发生、变更和消灭。经济法律事实可以分为(客观)事件和(主观)行为两类:(1)事件是指不以经济法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两种。自然现象称为绝对事件;社会现象称为相对事件。事件的出现都是不以人们(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2)行为是指以经济法主体意志为转移的,为达到一定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包括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经济法律关系的特征:(1)经济法律事实是客观事实的一部分,那些不为法律规范所规定,不能引起任何法律后果的客观事实不是经济法律事实。(2)经济法律事实中,事件与行为的区别在于是否以经济法主体的意志为转移。(3)有的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只需一个法律事实出现即可成立;有些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消灭则需要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同时具备。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3人已浏览
18,225人已浏览
624人已浏览
34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