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员工离职后仍受竞业限制协议的约束。竞业限制是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 对具有竞业限制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
因公司过错离职,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受竞业限制。根据我国法律,竞业限制的人员仅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竞业限制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未支付费用,该条款对离职员工无约束力;2、如果成立,离职员工需严格按照该条款的内容执行,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是否签竞业限制条款,一般由企业性质及工作内容决定,某些特殊行业,即使不签,员工泄露原单位核心技术或商业秘密,一样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4、竞业限制协议无统一的补偿标准,一般由企业与员工进行协商,法律对数额并未限制。
公司与你签订的是竞业限制条款,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你可以要求公司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关于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标准,主要由双方来协商约定,但有些地方规定了最低标准。如根据江苏省的规定,一般年经济补偿额不得低于该员工离开用人单位前十二个月从该用人单位获得的报酬总额的三分之一;北京是50%;深圳是三分之二;上海若双方未约定,由仲裁来裁决补偿金的话,一般为20%-30%。
属于“兼业禁止”范畴的问题。竞业限制是指公司的职员(尤其是高级职员)在其任职期间不得兼职于竞争公司或兼营竞争性业务,在其离职后的特定时期和地区内也不得从业于竞争公司或进行竞争性营业活动。一般依章程或公司的关于商业秘密管理规定或兼业禁止的规定而设定禁止。但象楼主所述情形,如果造成公司的实际利益损害,本人认为可以从张某违反对公司的忠实义务(后义务)的角度来追究张某的赔偿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8人已浏览
210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28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