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单位在室外安排高温天气加班是违法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责令用人单位整改或者停止作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用人...
记者获悉,江苏省人社厅发布了“江苏高温权益保障紧急通知”,要求企业高温期间严格控制职工工作和休息时间,严禁出现连续加班加点的现象,确实需要加...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使用者应实行以下高温作业的劳动保护措施:在高温天气期间,使用者应根据以下规定,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交替作业。适当增加高温作业环境下工人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间段的室外作业等措施:1、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必须停止当天的室外露天作业2、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使用者一天安排工人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间,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内露天作业时间,最高气温达到3、3℃以下的室外作业时间。2、高温天气来临前,用人单位应对高温天气作业的工人进行体检,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孕妇员工和未成年人在35℃以上高温天气期间从事户外露天作业和温度在33℃以上的岗位作业。另外,在高温和强烈的热辐射等条件下工作的劳动者的权益也被重点考虑。用人单位安排工人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职场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向工人发放高温津贴,纳入工资总额。高温补贴标准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制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适时调整。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满足上述条件之一解除劳动合同可以申请经济赔偿。 高温补贴并非单位必须发,国家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 确未足额支付工资属于第(三)项,您可据此要求,需要有证据证明。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加班的,如果气温达到35-37度的,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所以室外劳动加班是不合法的。 我国虽然没有统一的高温假的规定,但各个省、市、自治区可以结合当地的实情在这方面做出相应的规定。不过,在高温期间超时加班的行为是严厉禁止的,这点在全国范围内都要执行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0人已浏览
159人已浏览
284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