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风险很大,如今劳动方面法律不断修改,不断加强对违法用人单位的监控。不签订劳动合同可能要承担双倍工资、补缴社保、补缴住房公积金、有关部门的罚款...
1、未签的合同并不能免除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义务; 2、单位终止或者解除(辞退员工)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 3、单位终止或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风险很大,如今劳动方面法律不断修改,不断加强对违法用人单位的监控。不签订劳动合同可能要承担双倍工资、补缴社保、补缴住房公积金、有关部门的罚款等等
公司应在员工入职起一个月内(试用期内也要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员工双倍工资。但要注意一年的诉讼时效问题,双倍工资的请求诉讼时效是逐月失效的。双倍工资时效性是从员工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犯后一年内。实践中签订劳动合同有风险吗,是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第二个月发工资之日起开始计算一年的诉讼时效。
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或者赔偿 如果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员工要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日书面通知单位,否则就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造成单位损失的,应该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劳动合同约定了员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单位也可以依法要求员工承担为违约责任(如违约金等)。但是,如果单位没有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不但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而且不需要对单位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赔偿责任。 二、单位不能以试用不合格辞退员工 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在试用期内,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是,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则不存在试用期(因为口头约定的试用期是无效的),单位虽然可以辞退员工,但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还要加付额外的经济补偿金。 三、不签劳动合同不利于单位保护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之一,是单位必须对所谓商业秘密采取了一定的保密措施。而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条款或者签订专门的保密协议,是对商业秘密采取保密措施的表现形式之一。如果没有签订保密条款或者保密协议,明确保密的范围和法律责任,单位就难以证明哪些属于商业秘密,是否已对其主张的所谓商业秘密采取了保密措施,从而有可能不被认定为商业秘密。这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6人已浏览
161人已浏览
190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