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劳务人员与劳务派遣公司签署劳动合同。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劳动合同的必备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
根据劳动法规定:你这种情况如果拒签,公司应该付两个月试用期工资+第一个月正式工资+后两个月双倍工资。不管是劳动合同还是劳务合同,续签的时候你...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务合同约定的薪酬属于劳务费,劳务费,即个人所得税中的劳务报酬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的各种劳务所取得的所得,它与工资薪金所得的区别在于劳务报酬是独立个人从事自由职业取得的所得,而工资薪金所得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活动。即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任职、受雇而得到的报酬,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劳务报酬是指所得: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计、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劳务费是要缴税的,根据《税法》的规定,劳务费征收的是个人所得税,征收办法是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税法规定: 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 1、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 2、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税率为20%。例如:A销售人员当月提成1800元,要交(1800-800)*20%=200元个税;当月提成5000元,则要交5000*(1-20%)*20%=800元个税。 3、单次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万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4、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的,不超过5万元的:应纳税所得额*30%-2000。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万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40%-7000。
公司不给签订劳动合同而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这种用工形式属于劳务派遣。 1、劳务派遣又称人才派遣、人才租赁、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雇员租赁,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并支付报酬,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发生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实际用工单位)之间,要派企业向劳务派遣机构支付服务费,劳务派遣机构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务派遣业务是近年我国人才市场运用一种新的用人方式,可跨地区、跨行业进行。 2、《劳动合同法》第66条规定:“第六十六条劳动合同用工是中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劳务合同和劳务派遣合同都是依法建立的劳动关系保护契约,都能起到对劳资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的约束作用。但相对而言,劳动者还是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对劳动者更有利。两个合同的区别在于: 一、签订的对象不同。劳动合同由劳动者直接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有劳动者和派遣公司签订,再由派遣公司派遣到实际用人单位工作。 二、劳动合同可以建立长期劳动关系,而劳动派遣合同一般属于短期的三方合同关系。劳动合同的订立期限一般较长或建立固定劳动合同关系。劳务派遣的工种一般是辅助性的工作,劳务派遣不能太长,两次劳务派遣后,就必须与实际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28人已浏览
50人已浏览
14人已浏览
23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