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劳动者可以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
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如果没有依法或者依据合同的约定履行这一法定义务,就要依法承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对于“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劳动者可以行使即使解除权,即不用受30天的限制。在我国,失业人员在满足: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三个条件后,方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待遇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按月领取的失业保险金,即: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规定支付给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费用。(2)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即:支付给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的补助。(3)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丧葬补助金和供养其配偶直系亲属的抚恤金。(4)为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开展职业培训、介绍的机构或接受职业培训、介绍的本人给予补偿,帮助其再就业。根据《失业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258号)对失业保险费缴纳的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应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一到一点五缴纳失业保险费。单位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百分之零点五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因公司未按约定支付经济补偿而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维权途径有: 1.双方协商。 2.协商不成申请仲裁。双方协商不了的,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不再向法院起诉的裁决结果应当服从。 3.向法院进行起诉。受害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是指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提供的生产、工作条件和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措施,即用人单位保障劳动者完成劳动任务和安全卫生保护的基本要求,包括劳动场所和设备、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劳动防护用品等。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生命健康的安全是用人单位的基本责任和义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是维护劳动者基本利益。《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保护和条件是劳动合同的必要条款。用人单位未按照国家标准或者劳动合同提供劳动条件的,造成劳动安全和恶劣的劳动卫生条件,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经国家劳动部门和卫生部门确认,劳动者可以无条件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62人已浏览
722人已浏览
450人已浏览
15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