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刑事案件中,秉承“疑罪从无”原则,即检方证据不足的,刑诉法规定,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
在刑事案件中,法院将认定证据不足,无罪释放;在民事案件中,法院将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刑事诉讼中无罪推定原则是证据不足作出无罪判决的法律依据。...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人民法院裁定不予立案后至开庭前,人民法院发现证据不足,应当根据案件的性质作出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对于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可以由公安机关受理的,应当移送公安机关立案。 开庭后至宣判阶段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以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判决被告人无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1、一审法院证据不足将会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7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157人已浏览
20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