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停工留薪期是《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一个概念,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 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薪水...
如果员工在工作中受到意外伤害或患有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作医疗,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属公司按月支付。停业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工伤停工留薪期一般指的是职工因工负伤或者患病停工,治疗并享受待遇的期限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2个月。停工留薪具体程序是:职工不幸发生工伤经治疗后,将工伤诊断证明报送给单位,然后申请停工留薪以及工伤认定程序。而且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协议和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伤员工的停工留薪期限,并通知工伤员工。还要向劳动保障机构相关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满,伤情未痊愈,仍需治疗的,应前5日内向单位提出延长停工的书面申请,并提交休假证明。单位同意后,可以延长留薪期。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之规定,停工留薪期的工资标准按照原工资标准计算。 (一)、发生工伤前在本单位工作已满12个月的,按工伤前12个月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含基本工资、奖金和津补贴以及加班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二)、发生工伤前在本单位工作未满12个月的,按工伤前实际工作月数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三)、发生工伤前工作未满1个月的,按合同约定的月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尚未约定或无法确定原工资额度的,按不低于本市职工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其原工资标准。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具体根据伤情来确定。多数省份颁布《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对应具体伤情,确定停工留薪期长短。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需根据是几级伤残,如受伤非常严重,有劳动部门的护理程度认定,才可要求出院后生活的护理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5人已浏览
233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