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首先要考虑怎么建立双方共同利益,包括长短期的,所谓战略,就是要从整体出发,考虑相互之间的利益,使整体的利益最大化。合作协议,只是一个简单的在...
1、战略目标分解步骤与原则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一般是按照层级步骤进行划分。企业是由组织内各个职能部门组成,通过分析组织的战略目标,明确各部门的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具体如下: 1、战略思想,即指导经营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思想,是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群众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各种重大关系和重大问题的认识和态度的总和,对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群众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起着统率作用、灵魂作用和导向作用。 2、战略目标,是指企业以战略思想为指导,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分析,在战略期内要达到的总水平,是经营战略的实质性内容,是构成战略的核心,正确的战略目标是评价和选择经营战略方案的基本依据。 3、战略重点,是指那些对于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性作用而又具有发展优势或自身需要加强的方面,是企业资金、劳动和技术投入的重点,是决策人员实行战略指导的重点。 4、战略方针,是指企业为贯彻战略思想和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所确定的生产经营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指导规范和行动方略,起着指导作用、指针作用和准则作用,包括综合性方针和单项性方针;目的性方针和手段性方针。 5、战略阶段,是根据战略目标的要求,在规定的战略期内,所划分的若干阶段。 6、战略对策,又称经营策略,是指为实行战略目标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和重要手段,具有阶段性、方针性、具体性、多重性的特点。
1.战略合作可以在进行实质性合作后,认为应该把实质性合作提升到战略合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也可以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再进行实质性合作.显然前者与后者比,实质性合作内涵和外延层次要低. 2.战略合作是出于长期共赢考虑,通过合作实现双方利益的最佳化。 3.战略合作应该共同对合作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确认合作企业长期规划中的共同有关内容,探索实现相关项目和目标的的互补的措施和方案,并进行财务的预测和提出风险评估的应急方案。在保证各方自身利益基础上,使整体的利益最大化。 4.在双方通过可行性研究评估后,才草拟战略合作协议(草案),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企业发展战略的法律作用: 企业运用法律时应当发挥其四种作用:法律参谋、法律保障、法律培训、法律监督。 法律参谋是一种辅助性工作,是将企业经营者的经营思维放在法律层面上进行考虑,提供富有价值的法律意见,对其中违反法律的地方予以纠正,对其中不规范的内容加以规范。 法律保障范围很广,一切企业经营活动都应当得到法律保障,由法律保障企业经营的顺利开展,企业经营战略的顺利实施。 法律培训是将提到更高的层次。要使公司能够守法,需要每位员工都提高守法经营意识,理解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内部规定,促使员工在具体事件中考虑公司的利益,从而有效防范违法行为。 法律监督是将企业行为时时置于法律之下进行思考、调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106人已浏览
239人已浏览
1,201人已浏览
39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