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法律效力不同。集体合同的效力高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适用于企业全体职工;劳动合同仅对劳动者个人有约束力。集体合同规定了本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劳...
集体合同collectiveagreement 也称为劳动协约、团体协约、集体协约或联合工作合同,是企业与工会签订的以劳动条件为中心内容的书...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主体不同:集体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是企业,另一方是工会组织或劳动者按照合法程序推举的代表。劳动合同的当事人是企业和劳动者个人。 2、内容不同:集体合同的内容是关于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标准的约定,以全体劳动者共同权力和义务为内容。劳动合同的内容只涉及单个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3、功能不同:协商订立集体合同的目的是规定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为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设定具体标准,并作为单个劳动合同的基础和指导原则。劳动合同的目的是确立劳动者和企业的劳动关系。 4、法律效力不同:集体合同规定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凡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低于集体合同的标准一律无效,故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 综上所述,签订集体合同的第一步就是制定集体合同的草案,并由集体职工推选出代表与公司签订集体合同,在确定集体合同草案以后交由职工大会进行审议。
从以下几个方面区分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1。目的不同。实施集体合同的目的是维护劳动者的整体合法权益,调整和改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劳动者的共同发展;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在双方之间建立劳动关系,利用合同制度实现和保护双方的权利义务。二是签约主体不同。集体合同的主体是员工代表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劳动者本人和用人单位。3、不同的签署程序。集体合同由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协商,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劳动合同由员工本人直接与用人单位签订。四是生效条件不同。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提交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生效;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5、效力调整的主体范围不同。集体合同生效后,对用人单位和单位全体员工具有约束力;劳动合同生效后,只适用于员工和用人单位。
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由劳动行政部门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审查实行属地管辖。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签订或变更后,应当自双方首席代表签字之日起10日内,由用人单位一方将文本一式三份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异议的事项经集体协商重新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用人单位一方也应当将文本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对报送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下列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集体协商双方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集体协商程序是否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内容是否与国家规定相抵触。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文本之日起15日内将《审查意见书》送达双方协商代表。《审查意见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当事人双方的名称、地址;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时间;审查意见;作出审查意见的时间。《审查意见书》应当加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印章。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即行生效。生效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应当自其生效之日起由协商代表及时以适当的形式向本方全体人员公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82人已浏览
255人已浏览
302人已浏览
19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