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法人、其他组织经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与境外组织合作摄制电影;但是,不得与从事损害我国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危害社会稳定,伤害民族感情...
船员不能作为合同的主体。合同的主体需要是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船员是为拍摄影视剧而设立的临时机构,通常由投资者或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合同主体资格的审查 总体上来讲,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经济活动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法人、非法人经济组织和自然人。主体不同,对其资格的审查也就不同。 1、签约对方为自然人时,要看其是否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2、签约对方为企业时,应当审查其是否具备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 3、审查当事人是否具有代理权。 4、审查法定代表人是否超越权限。 5、审查当事人对合同标的是否具有处分权利。 二、合同主体资信的审查 合同对方主体的资信情况往往关系到对方合同履行能力和诚信的问题,在审查了对方主体资格之后,应当核实对方的资信情况。
合同主体发生变更,即由新的合同当事人代替旧的合同当事人,但合同的客体,即合同的标的并没有发生变化。实际是合同的转让。在签订合同之后主体是否发生变化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来定,并不是其中一方提出变更,另一方就一定要配合变更。
分公司可以对外签订合同,分公司可以以分公司自己的名义对外开展业务、签订合同,分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和普通公司签合同时一样,分公司在总公司的授权范围内签订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条件,就是有效的合同,不需要加盖总公司的印章。《公司法》第十四条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7人已浏览
89人已浏览
346人已浏览
46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