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合同主体资格审查:一是确定当事人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二是确认企业的民事主体资格,审查企业民事主体资格主要看营业执照、税...
有签订合同的主要资格。虽然分公司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但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取得营业执照,有经营资格,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签订经济合同,但一般在公司...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谭某与你公司没有权利义务关系,你只能起诉B公司;2、起诉前,最好与B公司进行协商,尽量取得债权确认证据(传真合同不能单独证明合同存在,需其他证据补强)。最后猜测以下,你公司很可能上了谭某的当了,B公司对此事未必知情,从你列举的合同条款看,很想是谭某伪造的,希望尽快核实。
审查合同主体资格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1。确定当事人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自然人只有到18岁时,他们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和签署合同的资格。;10岁以下的自然人或完全无法识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没有签约资格;10-18岁或不能完全识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般必须经其法定代理人认可才能生效。2、确认企业民事主体资格,审查企业民事主体资格主要取决于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资质证书和授权委托书。3、法人超出依法登记经营范围订立合同的,不得导致合同无效;但不得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和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的规定。4、代理权审查。如同由对方代理人签订的,应当审查代理人是否有代理权限,是否超过代理期限,代理权限是否终止。律师提醒大家,是否具备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主体不合格会导致合同无效。因此,我们应该在交易中详细审查对方的身份信息。
下面是劳动主体资格认定标准: 一、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的认定标准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的主体指的是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户、其他组织等,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也是用人单位的主体。 二、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 1、年龄条件:《劳动法》规定,公民的最低就业年龄是16周岁,不满16周岁不能就业,不能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法律关系。我国法律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公民就业,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有可能危害未成年人健康、安全或道德的职业或工作,《劳动法》规定劳动者的年龄不应低于18周岁。如《劳动法》禁止用人单位雇佣不满18周岁的劳动者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但在某些特殊的行业则不受此限制,该类特殊行业国家有明文规定。 2、劳动能力条件:由于劳动者进行劳动只能由劳动者亲自进行,因此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劳动能力。对于一些特定的行业,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还必须满足该行业的特殊要求,如患有传染病的人不能从事餐饮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6人已浏览
200人已浏览
388人已浏览
18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