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签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劳动者可以辞职,不需要支付违约金,但需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即可。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签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劳动者可以辞职,不需要支付违约金,但需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即可。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你是正常的辞职,用人单位是没有权利扣除你的工资的; 一、如果你没有按照正常的途径辞职,给用人单位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用人单位是可以要求你赔偿其招聘费、误工费等费用; 二、如果你与用人单位签订的由竞业限制、保密协议等,你辞职,用人单位是可以要求你进行一定的赔偿的;?
劳动者违约,用人单位要求其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有两个作用: 其一:损害赔偿作用。劳动者突然离职,肯定会对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造成一些负面影响,那么劳动者就应当给予用人单位补偿或赔偿。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在计量上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在现代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关联的,某一员工出现问题不足以影响全局,如果一个员工的流失就造成用人单位重大损失,只能说明这个企业的劳动管理存在缺陷。如何准确确定补偿或赔偿的数额要把握实事求是、责任大小、充分考虑劳动者支付能力的原则。 其二:对违约行为予以惩戒作用。为了建立社会“诚实信用”的理念,用人单位收取违约的劳动者违约金,也可以看作对不守信者的一点处罚,是应该的。综合以上两点作用可以看到:劳动者违约是要支付违约金的,多少要考虑到劳动者支付能力,造成经济损失大小等情况合理确定。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劳动合同期限内,可以提出辞职,不算违约金。因为劳动者享受自主择业权。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 2、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 3、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劳动者违法,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该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承担。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6人已浏览
185人已浏览
222人已浏览
15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