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从事室外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
防暑降温费也可以称为高温津贴。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下安排劳动者从事户外露天工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高温费按天发放是符合国家规定的。全国14个省份公布了高温津贴标准,共分按月补贴和按高温工作日补贴两种方式。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包括35℃)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包括33℃)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高温费,其实在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里面并没有明确提及,但是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确实存在关于劳动安全、劳动条件、劳动保护的具体规定。从这种意义上说,高温费的提法无疑符合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也越来越受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用人单位、劳动者的关注。作为劳动者来说,关于高温费的定义在具体从事高温作业以及高温天气工作期间,理应享受到高温费这种特殊岗位津贴,而作为用人单位来说,正常支付从事高温作业以及高温天气工作的劳动者高温费,不仅是依法履行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关于提供劳动安全、劳动条件、劳动保护的义务,同时也体现出用人单位在用工方面的企业文化以及人性化管理。
下面内容是国家关于高温费的规定: 我国高温补贴为每年6月至8月之间发放,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室内工作场所温度无法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的标准发放。 高温补贴领取人群能够领取高温津贴者必须是在高温下工作的岗位职工,包括建筑工人、无空调的公交车司机、露天环卫工人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42人已浏览
184人已浏览
485人已浏览
60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